“常青树”导师牵头组织跨区域
“同课异构”英语教科研活动
2013年5月16日,四川盆地大雨滂沱,但这丝毫没有影响由成都市“常青树”工程派驻大邑县导师李代建和金堂县导师夏正才,早在一个多月前就开始联系、牵头、准备的英语“同课异构”教学科研活动的如期举行。
早上一大早,冒着大雨,大邑县安仁镇学校陶海全校长,带领主管教学的副校长祁云、授课老师杨艳,教研组长刘晓红、“常青树”导师李代建,亲自驾车前往本次活动地——金堂县淮口镇初级中学。
安仁镇学校地处成都市的西南方向,而淮口初级中学却地处成都市的东北方向,两个学校都是三圈区农村学校,都是前几年由几所中小学校合并的,学生水平基本处于相当层次,有很多方面是可以互相探讨、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
本次“同课异构”的内容是,初一(7年级)第七单元Section B部分,先由杨艳老师在第11班授课,紧接着,由东道主学校吴珍琼老师在第12班授课。
金堂县教育局教研室英语教研员尧宗俊老师全程参与并主持了评课活动:大家一致认为:尽管课程一样,但两位老师的课都很成功,她们的授课方式,各有千秋;侧重点、难点,争奇斗艳;课件制作,绚丽多彩;师生互动,气氛活跃;听说读写,全面兼顾;以学定教,落到实处。
本次大型跨区域“同课异构”教学科研活动,得到了淮口镇初级中学黄军校长、高中汉副校长、张兴建副校长、唐仕玖主任等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并带领学校的英语老师参加了全程活动。
活动结束后,双方校长首先感谢两位“常青树”导师为此次活动牵线搭桥并对两位授课年轻老师授课艺术加以指导、点拨。双方校长一致决定:两所学校结为姊妹友谊学校,贯彻“走出去,请进来”的年轻教师再学习、再提高发展战略,把 “同课异构”模式推广到数学、语文以及其他科目,为均衡成都三圈区教育发展,为成都未来的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
供稿:成都市“常青树”工程派驻
大邑县安仁镇学校导师:李代建
2013年5月17日
评论